撰文 Daniel Allen
北京 --- 中國現代藝術的復興,經常被拿來與100多年前西方現代主義興起相提並論。也許兩者之間不應隨便相提並論,但是中國文化藝術界,確正湧現出一股活力與生機。
隨著“後文化大革命”時期的社會現實主義,逐漸退出了“壟斷”地位,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們開始探索,突破前所未見的藝術形式和內容。
就在十年前,中國還沒有當代藝術生存的空間。依照當時的法律,外國人不得在大陸開設藝廊和買賣藝術品。非官方的藝術展覽只能秘密舉行,而且通常只能維持幾小時,然後就會被政府取締。到了今天,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場館多不勝數,就連互聯網上也出現了虛擬展覽廳。
中國政府對當代藝術創作的態度,也有了巨大的轉變。這種不受干預的全新環境,是幫助中國現代藝術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。近年來,中國藝術家們紛紛走出了“地下”展覽,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。這使得中國迅速成為國際藝術界的新“寵兒”。
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,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包括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,都希望登陸中國的藝術市場。海外收藏家對中國藝術作品可謂是垂涎三尺,而國內的藝術愛好者,也希望把國外的藝術佳作納入自己的藏品當中。
為促進中國與世界的文化藝術交流,瑞士藝術經紀人、收藏家皮埃爾.胡泊爾先生(Pierre Huber)聯同意大利展會總監魯道夫先生(Lorenzo Rudolf),共同舉辦了“2007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”(Shanghai Art Fair,又稱ShContemporary 2007)。屆時將會有120多家國際美術館前來參展。
協辦上海藝術展的,還有中國著名的現代藝術家周鐵海。周鐵海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,1998年曾榮獲中國當代藝術獎。他說:“近年來,亞洲當代藝術和市場的發展十分迅猛。但是亞洲還沒有一個優秀的國際藝術展。而上海藝術展的特點之一,便是注重作品本身而不是美術館。胡泊爾先生為發掘優秀的藝術家走遍了整個亞洲地區。我們將讓這些藝術家走進展會,使這屆展會更具亞洲的代表性。”
周鐵海享譽世界,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國際展覽會上亮相。今年6月的“巴塞爾藝術展”(Basel Art Fair)上也將展出他的作品。
在談到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時,周鐵海表示,“隨著中國當代藝術擺脫了‘地下’身份,一些好的展示平臺正在逐步建立的過程中,中國的一些藝術家也開始在國外展現自己的作品。但是我們仍然缺乏宣傳和資金,我是指為展示中國藝術舉辦展覽平臺的資金。”
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(Pompidou Center)上海分館,預計將在今年底開幕,這對於中國藝術界的確是一個好消息。蓬皮杜上海分館是由一座擁有98年歷史的老別墅改建而成的,到2009 年還將落成一座全新的展覽大樓。屆時,整個展館面積將達到1萬平方米,展覽內容將囊括從20世紀初葉至今中法兩國的經典藝術佳作。
除吸引外資以外,中國還頻頻在國外舉辦中國藝術展,提高中國藝術在國際上的聲譽。周鐵海先生的畫作不僅將參加巴塞爾藝術展,而且還將出現在英國泰特美術館(Tate Gallery)所舉辦的中國藝術展上。泰特美術館這次展出的作品,大多數是第一次到國外展覽,或者是為這次展覽特別創作的。
顏磊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,早在“地下”當代藝術時期就已嶄露頭角。今年他將和中國現代藝術創始人之一艾未未,一同前往德國參加五年一屆的卡賽爾文獻展(Kassel Documenta)。卡賽爾文獻展創立於1955年,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當代現代展之一。去年,在英國《藝術評論》(ArtReview)雜誌所評選出的 “2006國際藝術界最有影響力一百人”中,艾未未被排在了第71位。
顏磊雖然認為中國藝術走向國際是件好事,但同時也指出,“中國藝術出國參展,越來越受到藝術市場的影響。年輕的中國藝術家必須保持自己的風格,避免過多受到市場的影響。他們雖然有很多展示的機會,可他們似乎沒有考慮到作品的質量和創意。”
隨著外資進駐中國藝術領域被合法化,中國藝術界也開始邁向商業化。目前,北京和上海約有200家當代藝術館。這為中國藝術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機會。
1993年,艾未未和比利時商人法蘭克(Frank Uyterhagen)在北京共同創辦了中國藝術文獻館(China Art Archives & Warehouse),專門收藏和展示創意前衛的作品。2003年,瑞士麥勒畫廊(Galerie Urs Meile)與中國藝術文獻館成為了合夥人,致力於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。
十年前在倫敦成立的中國當代藝術畫廊(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),是另一家中外合作的當代藝術館。目前,中國當代藝術畫廊在北京著名的798藝術區設有分館,而今年1月又在美國紐約的切爾西(Chelsea)街區開設了分館。兩家分館展示的主要是後1989年代中國藝術家的作品,並積極參與了多個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博覽會,如FIAC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、德國科隆國際藝術展(Art Cologne)等等。
和其它國家一樣,科學技術的發展,也對中國當代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倫敦薩奇畫廊(Saatchi Gallery)5月宣佈,將建設一個非盈利的中文官方網站,為中國藝術家提供一個向世界展示的平臺。據悉,這個中文網站將會是全球最大的互動藝術網站,除了具備發帖和翻譯等功能外,還會提供互動博客、互動論壇和聊天室等服務。
薩奇畫廊開設中文網站的構想,是在看到許多中國學生登錄薩奇主頁留言後提出來的。薩奇中文網站創作部的負責人麥肯(Kieran McCann)說:“我們注意到很多中國藝術家在我們的網站上發表自己的作品,並且渴望與其他人進行交流。不過語言是一個障礙。”
薩奇中文網站技術部的負責人拉圖(Neeraj Rattu)則表示,“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語言和文化障礙。”據他的團隊估計,中國約有20到30家藝術類院校,2007年這些院校將有1萬名畢業生。目前大約有1.4萬名中國藝術家在藝術館發表了作品,因此可能還有1萬名沒有展示機會的藝術工作者,他說。
薩奇畫廊的所有者查爾斯.薩奇先生(Charles Saatchi)被譽為藝術界的“伯樂”。達米恩.赫斯特(Damien Hirst)和瑞秋.懷特雷(Rachel Whiteread)等傑出青年藝術家都是他的得意門生。如今,薩奇先生又把目光瞄準了中國。“在中國有很多的藝術家渴望展示自己的作品。這些學生和其他人一樣,也想瞭解世界,”他在倫敦的家中接受採訪時說。
薩奇中文網站將會本著操作簡便的宗旨進行設計,讓發表作品“就像打開電子郵箱一樣簡單”。目前已經有23名中國學生在薩奇中文網上發佈了自己的作品。
另一個致力於展示中國藝術的網站,是由兩名中國人和兩名美國人共同創立的“新茶網”(Neocha.com)。身為創始人之一的約翰.朗巴多(John Lombardo)表示,“新茶網的誕生是要為中國缺乏中央網絡平臺的創作人士,包括藝術家、音樂家和設計師等,架起一座橋樑。”
他說:“中國藝術領域發展很快,但規模仍然較小。我想現在是中國藝術家揚名海外的好機會,因為世界對中國藝術從未如此感興趣。不過,那些默默無聞的青年藝術家們要舉辦展會、賣出自己的作品還很不容易。利用網絡來做宣傳顯然對他們最為有利。與音樂家相比,藝術家利用網絡宣傳的時間更晚,因為他們認為網絡展示會讓作品失色。不過我認為將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利用網絡來展示自己。”
編譯 楊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